[第1课]
天气预报与日常生活
主题:天气影响着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工农业生产等;每年自然灾害损失的80%以上是缘于灾害性天气,但天气预报还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本讲介绍了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和主要方法,讨论了天气预报的准确率问题,以及提高准确率的可能途径。
[第2课]
PM2.5与生活健康
主题:PM2.5是大众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本讲介绍PM2.5的来源、形成机理、污染特征、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对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存环境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控制途径,并解释各种气象条件对人们日常生活及健康的影响。
[第3课]
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
主题: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与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相关的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讲以气象灾害的事实为主线,介绍了气象灾害发生频率及其与气候变暖的联系、气候变暖的观测事实、未来变化趋势和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等。
[第5课]
“天”下商机——气象与经济
主题:西方经济学中的德尔菲定律表明,气象投入与产出的比率为1:98,可见气象商机无限。气象经济主要包含趋利与避害两类,趋利指的是气象信息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依据之一,可以为企业带来98倍的收益。避害指的是规避由于气象信息以及气象预报的不确定性给企业带来的风险,规避风险的方式有购买保险与创新天气衍生品等。
[第6课]
气象与文化
主题:本讲主要阐述气象与文化相互影响的辨证关系,并以中国文化的若干特征为例,分析气候条件、气候变化与中国的文化精神、中国人的情感抒发及日常生活(如饮食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等)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