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创新的魅力(上)——回望创新之路

主题:介绍人类发明与创造的重大成果,创造、创新及其相关概念、作用和意义;创造学的兴起与发展,国内外创造学研究现状,创造学在中国的发展。创造学的二条基本原理,指明即人人都有创造潜力,人的创造潜力是可以经过创造教育、创造性培训而被激发出来的;创造学的性质与任务,总结为研究创造机理,探索创造规律,总结创造方法,开发创造潜能。

[第2课] 创新的魅力(下)——开发创造潜力

[第3课] 创造性思维的奥秘(上)——解析创造性思维

主题:介绍思维的基本形式,如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和直觉思维。讲解创造性思维定义和本质;举例说明四种思维基本形式及其结合都能产生创造性成果;指明创造性思维不具备特定的思维形式,创造性思维更多的是几种思维基本形式的交互作用和有效综合。

[第4课] 创造性思维的奥秘(下)——突破惯性思维

主题:介绍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即是各种不同思维形式的对立统一,即辩证思维。结合案例介绍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相结合;指明发散思维从一点出发,产生大量不同设想的思维方式,它能有利于摆脱习惯性思维束缚,破除思维定势;通过创新思维训练,摆脱习惯性思维束缚,破除思维定势。进行创造性思维有效途径的训练。

[第5课] 创造技法的神奇(上)——头脑风暴训练

主题:介绍创造技法的定义和分类;介绍头脑风暴法及635法;头脑风暴法原理与原则:自由畅想,延迟评判,禁止批评,追求数量。头脑风暴法简称BS (brainstorming)法,是一种集体创造技法。在课堂上应用头脑风暴法训练。

[第6课] 创造技法的神奇(下)——方法就是力量

主题:通过相关发明案例介绍缺点例举法、强制联想法。指明缺点列举法是通过分析研究对象各方面的不足之处并予以罗列,进而提出各种设想来加以改进和完善的方法。强制联想法是通过建立二元坐标体系将多种信息分别进行交汇,产生联想,进而诱发创造性设想的创造技法。介绍TRIZ法和系统提问法。系统提问法是从“已知—抽象—未知—发问”的认识规律,诱发出创新设想。课堂应用系统提问法训练。

[第7课] 创新能力的提升(上)——锻炼思维品质

主题:介绍创新能力开发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及其对创新能力开发的重要影响;训练记忆力、想象力有助于开发创新能力;通过案例介绍意志产生的巨大力量,性格对创造力的影响以及性格的培养和改善;注意力、观察力、操作力、兴趣的培养与训练,总结出手脑并用,能够诱发出创造性设想;总结出兴趣能够导致好奇心,好奇心也是创新能力的开发因素。

[第8课] 创新能力的提升(下)——探索实施途径

主题:介绍创造教育的类型和含义、创新能力开发的实践途径,总结开展调查研究、探讨人才培养思路、开办创新能力试点班、加强专业与学科建设。通过案例,介绍以创新能力试点班为平台,开设创造学系列课程为载体、课外科技活动为主线、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实践基地为依托的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探索。

安徽工业大学公开课:大学生创新能力开发

学校: 安徽工业大学

讲师: 冷护基

集数: 8

授课语言: 中文

类型: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社会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课程简介: 创造是人类文明进化的催化剂,人人都有创造潜力,人的创造潜力是可以经过创造性培训而被激发出来的!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创造与创造力的基本概念,创造力的基本结构,创造潜力的基本性质,创造潜力开发的原则及原理,创造潜力开发的相关因素。创造过程及主要创造技法,如头脑风暴法、缺点列举法、强制联想法等创造技法。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形式如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和直觉思维。介绍突破思维障碍的类型。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如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相结合,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相结合、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相结合等。同学们系统地接受创造性思维基本特征练习、创造性思维有效途径练习和创造技法的训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