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地域建筑创新@全球化发展

[第2课] 地域建筑创新@地域自然环境

主题:地域建筑因地域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了自身的秩序与结构,地域自然环境也因地域建筑的介入而获得了新的形象与意义。对于地域气候的积极应变、对于地域材料的充分挖掘、对于地域环境的高度契合是当今时代地域建筑创新不竭的源泉,是地域建筑深深根植于大地、根植于时代的坚实基础。本节结合大量国内外经典的地域建筑案例,讲解充分挖掘与高效利用地域自然环境要素的地域建筑创新。

[第3课] 地域建筑创新@地域文化

主题:本讲是地域建筑的创新情结系列课程的第三讲,本讲将从地域文化的视角探讨地域建筑创作与创新。首先通过对地域文化的涵义解读来明晰何为地域文化,随后从空间维度的场所认同和时间维度的时代表征两方面说明如何结合地域文化进行建筑创作与创新。

[第4课] 地域建筑创新@生态技术

主题:地域建筑体现了存在于人类的建成环境与其所在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的朴素与宁静的和谐关系,因此造就了具有不同地域标识的灿烂建筑文化。然而,与此同时,现代化的生产力与科学技术,对人们的传统思想和观念给予了巨大的冲击。建筑对于使用她的人们来说,不仅仅是一种历史与文脉传承,现代建筑的技术进步也是人类要享受的文明之一。地域建筑的创新与发展不能脱离现代技术进步,研究地域建筑的技术是创新地域建筑的基础,生态技术是地域建筑产生和发展的原生动力。本讲结合一些案例,了解地域建筑创新过程中的主要生态技术手段,包括四个问题:适宜资源的生态选择技术、适宜环境的生态控制技术、适宜地形的生态协调技术、现代技术植入的生态整合技术。

[第5课] 地域建筑创新@理性发展

主题:地域建筑不仅是情景交融的艺术,更要有内外兼修的内涵。地域建筑性创新一定要有扎实的根基,以理性原则为指导,不能脱离现实生搬硬套,不能超越现实任思维任意游走,应充分尊重地域自然、文化与技术的现实条件并与之良性互动。本节结合主讲人丰富的寒地建筑创作实践,从基于审美的原真性、文脉的现代性、环境的共融性、功能的适度性、技术的相宜性等五方面,讲解当代中国地域建筑创新的理性发展。

哈尔滨工业大学公开课:地域建筑的创新情结

学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

讲师: 梅洪元,孙澄,邵郁

集数: 5

授课语言: 中文

类型: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课程简介: 地域建筑创新是在对抗全球化造成的普遍性的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强调地域特殊性和多元化的设计思潮。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坚持地域特征和发展民族文化、挖掘地域传统建筑中朴实的生态学原理和建造技术在建筑创新中的重要性。本课程从地域建筑创新与全球化发展、地域自然环境、地域文化和生态技术的关系等方面讲述地域建筑创新的相关问题,并从理性发展的角度讲述了地域建筑创新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