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概说

主题:建筑的出现意味着人类走出洞穴,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营造,从而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家园。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与社会态度等观念也会融入建造活动,形成建筑理念,使不同的建造形式拥有了不同的文化意义。本课程将立足中华传统建筑,从哲学、美学、社会和生活等角度进行分析,总结其中的文化基因。

[第2课] 建筑中的审美观

主题:建筑被称为“艺术王冠上的明珠”。因而,对建筑进行文化解码理应从审美开始。一个民族的审美活动与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有直接关系。与地中海沿岸多山和荒漠不同,中华大地则是一个物泽天华的地方。“羊大为美”的文字解读,显示出受大地恩惠的中华祖先十分看重美的现实意义,也形成了与此相适应的建筑美学观念。

[第3课] 建筑中的哲学观

主题:被称为“智慧之学”的哲学在中华建筑中有着鲜明的体现。探讨中华哲学不能不谈被称为“群经之首”的《周易》。这里纪录着中华祖先通过“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来发现自然规律的过程。“易生太极,太极生两仪。”奠定了中华哲学的基础。反映了祖先发现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是变化——“易”,而产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

[第4课] 建筑中的伦理观

主题:在社会层面,建筑不只是住的地方,还带有性别差异、辈分区分和身份等差,使建筑带有明显的伦理色彩。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十分重视在建筑实践中体现伦理规范,视建筑为“人伦之楷模”。一定程度上说,在建造活动中体现伦理精神,是中华文明成熟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华建筑文化的重要内核。

[第5课]建筑中的生活观

[第6课] 建筑中的养生观(上)

主题:汉语中“房”是“户”与“方”的结合,而可以称之为“户”的只能是二人以上组成的家庭。可见,传统文化中,“房”的根本意义是“家”,是给人以幸福安康的地方。在“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文化氛围中,先秦时期便总结出了养生的“五道”,将居住环境与身体健康、家道兴衰紧密相连。

[第7课] 建筑中的养生观(下)

主题:历史上平均寿命与个别寿命的两极存在,说明了生活环境与生活讲究与否对健康有着重要影响。注重建筑内外环境的阴阳相合、注重室内布置的方位与形色、注重营造的中和内敛,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来创造条件,提升了传统建筑的宜居水平,当然可以对居住者的健康产生积极影响。从根本上说,中华建筑在其本质上就是一种“生命建筑”。

[第8课] 传统建筑文化的现实意义(上)

主题:兴起于世纪之交的我国城市化是以西方为参照、以速度而赢人的,发展与问题共存。形式上的千城一面,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全面异化,历史性城市面临着质变,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引起了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忧虑。造成这种情况与急功近利的短视有关,也与建筑理论领域对传统建筑文化基本精神的研究不足有关,直接导致了设计和规划过程中的草率从事。

[第9课] 传统建筑文化的现实意义(中)

主题:长期以来,将传统建筑视为“鸡笼鸟舍”的有之,视为土木加大屋顶的有之,均没有触及传统建筑的本质。唯有梁思成先生将传统建筑与“复兴国家民族”相联系,确立了传统建筑理论研究的高境界。站在这样的境界上我们不难发现,深深的大地情结以及在此基础上派生出来的祖先崇拜才是中华建筑的基本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建筑文化的核心,并且贯穿于选址、选材、结构、装饰的各个方面。这是中华建筑不同于西方建筑的根本,当然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10课] 传统建筑文化的现实意义(下)

主题:在国际化的背景下,“中国人居环境的发展,离不开吾土吾民的创造,离不开中国哲学思想的基础”。这是吴良镛先生忠告。体现民族特色,发扬中华建筑的基本精神,是中国城乡建设是否成功的关键性指标。为此,一般性城市的建筑,要注意表现环境特色和民族风情,恢复“一方水土养一方建筑”的历史传统;历史性城市的建筑,要注意尊重老建筑的历史风貌,保持其中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这样,中国的城市化才可能是创造性的,而不是在盲目中复制着洋人的昨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开课:中华建筑的文化解码

学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讲师: 祁嘉华

集数: 10

授课语言: 中文

类型: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社会 历史 艺术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课程简介: “立足建筑谈文化”是本课程的基本立意。通过分析建筑活动来感悟中华民族的哲学观、社会观、审美观念等精神形态,目前尚没有院校开设这样的课程。这是本课程的优势所在,也是本课程的显著特色。在城市特色日渐模糊、建筑环境日益趋同的今天,从悠久的建筑历史中挖掘传统,提取智慧,剖析文化,呼唤人们的民族意识,不仅在建筑领域具有现实意义,对于塑造中国城市文化,促进和推动优秀的华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也是紧迫的。从学生和社会已经产生的反响看,以网络的形式来传播本课程,一定会在更大的范围内引起更为热烈的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