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当代中国外交概述

主题:主要介绍新中国外交的历史发展阶段及每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分别概括为:“一边倒”与联苏反美,“两面开弓”与反苏反美,“一条线、一大片”与联美反苏,不结盟的独立自主外交。在结尾,还介绍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政策提出的背景与政策内涵。

[第2课]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外交的展开

主题:新中国成立初,中国政府确立了和平外交路线,积极贯彻“三大政策”,开始了建国初期的主要外交活动。

[第3课] 中苏关系的变化

主题: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是盟友关系,但1958年后开始变得复杂,1960年后中苏关系恶化,变成了对手关系。中苏关系进入了长达20年的冷淡对立时期。

[第4课] 日内瓦会议上的中国外交

主题:1954年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政府第一次派代表团参加的大型国际会议。这次会议就朝鲜问题和印支半岛的和平问题进行了讨论。这次会议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中国代表团为会议取得成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第5课] 中美关系的缓和

主题: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美双方的利益需求推动双方开始了关系缓和的“小步舞曲”。基辛格访华、尼克松访华和《上海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对立局面的结束。中美关系的缓和对中美两国和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6课] 中日邦交正常化

主题:1952年至1972年9月以前,中日邦交处于不正常状态。9月下旬,日本田中内阁顺应历史潮流,田中首相应中国政府邀请访华,谈判并签定了《中日联合声明》,中日邦交实现了正常化。

[第7课]战略调整与不结盟外交

[第8课] 中国和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发展

主题:主要讲述了新中国建国以来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关系变化的历史脉络,包括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民族独立国家建交,60年代中国与亚非国家关系的发展及开启与拉美国家关系,70、80年代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相互支持,以及冷战结束以来中国与发展中国家新型合作关系的建立。

[第9课] 新时期外交

主题:“六四风波”后,中国政府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打破了西方的“制裁”。中国外交在独立自主和平外交路线指引下,在此后的20年时间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外交学院公开课:当代中国外交

学校: 外交学院

讲师: 张历历、夏莉萍

集数: 9

授课语言: 中文

类型: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法律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课程简介: 本课程由九讲组成,简明扼要地再现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对外关系发展演变的历史。第一讲为概述,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发展的阶段和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第二讲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外关系的基本情况。第三讲解释了中苏关系从友好到恶化的演变过程及原因。第四讲介绍了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出席第一次国际会议——日内瓦会议及为会议最后成功所做出的贡献。第五讲和第六讲分别讲述了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发展的大致过程。第七讲阐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过程和动因。第八讲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和发展中国家关系开展的情况。第九讲讲述了1989年“六四风波”后中国外交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打破“制裁”,再创外交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