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红楼梦》的建筑图景
主题:建筑是物质的实体空间,是我们对世界的体形环境的认知。《红楼梦》的建筑描写具有中国传统民居四合院和明清园林建筑风格,反映了中国建筑木结构的院落式的组群式建筑特点。它从中国远古约定俗成的“前堂后室/左右厢房”到《周礼》用国家制度确立的“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建筑布局一脉相传地发展而来。用人体比喻中国庭院建筑:嘴是大门,内脏四合院,肋骨围墙,脊椎中轴线;脚是台基,身子柱梁,头是大屋顶。天人合一,宇宙观念。园林建筑在《红楼梦》的叙事中改变了时间对结构的惟一的、权威的地位,也参与到对结构的建构中。建筑打破了西方文论家建立的叙事学理论对时间叙事的关注,在时间的线性结构中形成空间的立体构架,小说的叙事空间直接以建筑为框架。
[第2课]
《红楼梦》的庭院叙事视点
主题:庭院叙事视点是指从庭院空间的叙事角度去描绘聚居在庭院中的人与事。《红楼梦》以方位符号建构庭院叙事的空间图形。贾府四合院以中轴对称方式布局,用绝对方位词东西南北体现宗法家庭制度的秩序规范。大观园以中国园林的自然式布局,用相对方位词前后左右体现天人合一的自由境界。贾府生活空间的生存状态用进出词语代替方位词,表现超稳定的家庭伦理秩序。《红楼梦》庭院空间的方位规范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方位观,建筑与天地同构。《红楼梦》表现了中国古代以组群式建筑为主的庭院文学传统,是一部以血亲为纽带的家族庭院小说。庭院是家族血脉传承的见证,曹雪芹以历时性的家族血脉为线索,讲述了一部中国封建时代“四世同堂”的家族兴衰史,描述共时性的庭院空间中的贾府故事。中国封建时代传宗接代的血脉意识和一夫一妻多妾制度,带来贾府内部嫡庶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庭院上演。
[第4课]
《红楼梦》门的叙事视角
主题:组群式庭院建筑的一大特点是门多。《红楼梦》关于门的指称30余种,与门有关的动作词语40余种,有关门的“进来”词语110余种,“出去”词语40余种。贾府房屋靠门来打通和连接。门的修建在中国古代受等级制的约束,进出门有身份规定,源于礼制对建筑的规范要求。门在《红楼梦》里不仅具有实用性和礼仪功用,更主要的是担负了叙事的视角功能。整个小说叙事大都从门开始,通过门切入叙事,由门引入场景,连接场景和转换场景。120回书有116回的开端结尾都由门或门的进出粘连,门连接了小说章回的首尾,形成情节起承转合的枢纽。门是连接各个场景和整个情节线索的分节点和叙事的真正视角,成为串联情节的媒介。宝玉、黛玉的情节线都由门来连接。
[第5课]
门窗墙的空间分割与比较
主题:建筑的门窗墙具有空间分割的功能,即把一个场景分割成两个块面,屋内屋外、门内门外、窗内窗外、墙内墙外。中国建筑窗文化形成了内外两个空间的交流,取景在借。中国建筑筑墙文化具有管制人的作用,加深了中国人闭关自守的围城心理和家庭内部的窝里斗。《红楼梦》的门窗墙分割在叙事中起着类似于舞台布景的作用,造成内外两个空间的掩隔、藏露与渗透,主要为了说与听。小说描写了独具中国窗文化和墙文化特点的隔窗观看、隔窗偷听、隔门窗墙对话,以及门窗墙分割入诗。作者通过审美的画面写出了大观园女儿的悲剧命运,非常美,非常悲。比较中西文学的门窗墙描写,西方文学从中世纪开始有大量爬窗约会,与西方单体式楼房建筑和城堡建筑墙少窗多有关。高楼层便于爬,玻璃窗便于看。中国文学从《诗经》开始有大量翻墙约会的描写,与中国古代组群式建筑层层围墙有关。中国的偷情描写在翻墙,西方的偷情描写在爬窗,各自的浪漫由不同的建筑风格决定和恋爱不自由造成,表现了中西建筑风格对文学描写的规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