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盛京城与盛京宫殿

主题:本讲主要讲述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盛京城作为都城的营建过程;2.盛京城的营城思想;3.盛京宫殿建筑的6大特色。

[第2课] “八字布局”的东路建筑

主题:盛京宫殿中由努尔哈赤建造的大政殿、十王亭建筑群是盛京宫殿中最早的一组建筑群,今天被通称为“东路”。它在建成以后主要是作为礼仪场所使用的。大政殿、十王亭部分是努尔哈赤初入沈阳时所建,其修建的目的是作为八旗管理各自政务,举行重大议事的政务场所。但是努尔哈赤未能堂而皇之的坐进大政殿就崩逝了,即位的皇帝皇太极并没有把它作为日常办公和召见王公大臣的场所,而更多的是用于举行重大的庆典活动。大政殿、十王亭建筑组群是盛京宫殿的组群中最具有特色的部分,平面的布局方式、建筑的形制、装修装饰等都充分显示了浓郁的满族早期独特的建筑文化。大政殿、十王亭建筑群是盛京宫殿中“非庭院式”类型的例证,也是在中国传统古典建筑组群中现存为数不多的开敞的、外向的、与城市公共空间相融的开放空间。

[第3课] “宫高殿低”的中路大内

主题:本讲主要讲述盛京宫殿建筑中路建筑的空间布局特色,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中路建筑布局;2.中路建筑布局特点;3.东路与中路建筑布局的政治与经济背景。

[第4课] “以前为后”的西路行宫

主题:本讲着重讲解了盛京宫殿建筑在乾隆年间增建的中路东西所与西路的布局和空间特点,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后期建筑(中路东西所与西路)的形成及其功能;2.盛京宫殿的轴线特点;3.独特轴线形成的原因。

[第5课] 别具一格的建筑室内空间

主题:本讲按照盛京宫殿建筑的使用功能将其分成五种基本类型,讲述其各自的空间特点和成因。1.议政建筑的室内空间;2.居住建筑的室内空间;3.文化娱乐建筑的室内空间;4.祭祀建筑的室内空间;5.储藏及辅助建筑的室内空间。

[第6课]地方特色的建筑构造

[第7课] 独具风采的装饰艺术

主题:本讲主要讲述盛京宫殿建筑在装饰艺术上特点和成因,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盛京宫殿建筑装饰题材和纹样;2.盛京宫殿建筑彩画;3.盛京宫殿建筑多彩的琉璃装饰。

[第8课] 特色鲜明的地域性建筑风韵

主题:本讲就盛京宫殿建筑中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独特理念和做法进行讲解,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散发着浓郁满族文化气息的宫殿建筑;2.具有满族民居特色的室内空间;3.具有地方特色的防寒措施;4. 源自满族民居的防寒采暖方式;5.多民族文化的体现。

沈阳建筑大学公开课:盛京宫殿建筑

学校: 沈阳建筑大学

讲师: 陈伯超,朴玉顺

集数: 8

授课语言: 中文

类型: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艺术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课程简介: 盛京宫殿现称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是我国仅存完好的两座宫殿建筑群,由于盛京宫殿是满族建筑发展到鼎盛时期的代表,它在空间布局、营造技术等方面特色鲜明,独树一帜;以往我们对北京故宫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却对这座满族人建造的宫殿未注入足够的研究投入。特别是它于200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后,更使得对它的系统研究呈现出突出的意义。本课程以沈阳故宫特色为切入点,从宫城关系、总体布局、室内外空间、营造技术、装饰艺术、防寒保温以及多民族文化体现等方面多视角地对其进行全面而专业性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