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汉字中的中国文化

主题:本讲旨在使学生了解汉语书面语——汉字,以及汉字的历史发展、目前的使用情况和未来发展方向。讲座介绍了汉字自甲骨文到现代文字的演变过程,以及汉字的书写方式,包括繁体字与简体字的使用,汉字的构成方法、汉字作为至今仍在使用的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门语言的秘密,以及汉字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等,目的是使国际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了解汉字的一些深层面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第2课] 汉语的颜色蕴意

主题:系统梳理颜色在中国语言文化中的特殊意义,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重点介绍不同颜色在汉语语言表达中特殊搭配及其产生的历史、文化、习俗等方面的背景,使汉语学习者理解,颜色表达在汉语与文化学习与应用中的价值与意义。

[第3课] 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及其现代阐释

主题: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说明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基于这种认识,该讲座重点介绍中国的传统菜系和特色食品,以此为切入点探讨其中的哲学理念以及中国人独特的饮食习惯和礼仪方式,由此生发对中国饮食文化的深刻体悟。

[第4课]中国玉文化

[第5课] 儒家文化中的孝道

主题: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儒家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本讲座主要从孝道在儒家文化思想中的重要性、行孝的阶段、行孝的方式、对儒家孝道的客观评价等四个方面探讨孝道。最后的结论是儒家孝道优缺点并存,中华儿女应该传承、发扬其优点,摒弃其缺点和不足,让孝道发扬光大,使其体现其价值。

[第6课] 儒家五伦

主题:《孟子》中记载:“舜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就是“儒家五伦”,即五种最基本的人伦关系及相处原则。五伦是儒家伦理体系的基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内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讲座结合五个成语故事分别对这五种关系进行阐释与探讨,重点分析了五伦中“家庭至上”的观念以及对中国人关系主体构成的影响,比较了五伦造成的东西方在主体构成、社会结构、伦理判断等方面的差异。

[第7课] 中国洪水神话

主题:本讲简要介绍了两个中国洪水神话:女娲洪水神话和鲧禹洪水神话;并试图分析这些洪水神话的内涵和意义。分析从两方面展开:一是洪水灾害的原因,二是治水英雄需要具备的英雄品质;其中穿插了与圣经和希腊神话中洪水故事的简单对比,分析指出这些洪水神话反映出中国哲学中的“和谐”思想。

[第8课] 韩非子的哲学思想

主题:韩非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约公元前281年——公元前233年 ),战国末期韩国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本讲座对他的生平作了简要介绍,着重讲解了他的历史进步观点、人性观点、法治思想和辩证思想,对外国留学生了解韩非子提供了入门的向导。

北京语言大学公开课:中国文化英文系列讲座

学校: 北京语言大学

讲师: 宁一中,陆薇

集数: 8

授课语言: 中文

类型: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文学

课程简介: 该课开设于“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背景之下,主要面向来华留学生、海外孔子学院学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孔子学院的教师与志愿者,以及全世界所有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学习者。它以国际化的语言、跨文化的视角和中国学者的立场,在全球化的语境中重新阐释中国哲学思想、物质文化和当代国情的诸多话题,旨在加深学习者对中国的了解,促进他们与中国的友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