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风景园林学的创新与发展

主题:风景园林学的百余年历史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进程,变革发展成为风景园林学科自我完善的根本途径。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哲学、美学思想的变动发展;政治经济的交替演进带来的社会影响;学科的分化与整合等都是促成风景园林学变革的主要因素,其中环境的变迁、科技的进步、经济与文化的提升则在不同层面上加速了风景园林学的成熟与发展。本讲围绕风景园林学的创新与发展,主要围绕风景园林学的百年历程、学科进展的外部条件、学科成熟的内生动力以及学科创新等四个方面展开探讨。

[第2课] 走向自律的当代风景园林学

主题:历史上的风景园林学与生态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艺术学等学科联系紧密。经过东西方数千年的实践,风景园林逐渐从依附于其他学科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逐渐拥有自己的范畴和界面。我国于2011年将风景园林设立为一门平行于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的一级学科。现代风景园林学与其原初形态相比有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自身的学科领域及规律,由此当代风景园林学沿着学科的自身规律进入高速成长期。本讲围绕风景园林学的“自律性”问题,将集中针对三方面问题展开讨论,分别为:当代风景园林学、相关科学技术发展促进风景园林学科成熟、走向系统化的风景园林学。

[第3课] 明日的风景园林学

主题:人居环境是人类工作劳动、生活居住、游憩和社会交往的场所,是人类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的载体。风景园林作为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当代人居环境问题的主要渠道。任何学科都有着发生、发展的过程,不同的时期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明日的风景园林学是建立在对今日的“扬弃”基础之上,其发展与人居环境的持续发展成正相关。明日的风景园林学其学科理念、途径以及学科的范式均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而不断丰富、发展。

[第4课] 风景园林学科的范式

主题:2011年后,风景园林成为一级学科,“传统”而又“新颖”的学科体系给我们带来了挑战与机遇。本讲在分析国内外学科现状的基础上,依托风景园林学科教学传统与创新实验平台,讨论了基于知识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评价的教学体系建构。

[第5课] 可持续的风景园林

主题:随着景观生态学原理、生态美学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引入到景园设计中,景园设计不再是单纯地营造户外空间来满足人的活动和观赏需求,而是在于协调人与环境的持续和谐相处。景园设计的核心在于对土地和景观空间生态系统的干预和调整,借此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及可持续发展。本讲将集中围绕:生态学的启示、人居环境生态系统建构、从定性到定量的环境评价、可持续风景园林设计策略与方法四个方面展开讨论。

[第6课] 人性化的风景园林

主题:风景园林学的根本是思考人的问题,探讨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如何持续发展。因此,风景园林的人性化具有以下两个层面的涵义:在宏观上,风景园林追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满足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为人们提供宜居的环境;在微观上,无论是风景区、城市公园,还是小游园、户外空间节点,都为人们创造了适宜的活动场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对风景园林人性化问题的思考将会越来越具体深入。本讲将集中围绕人性化风景园林的三方面问题展开探讨,分别为:景观环境与行为特征、环境行为的调查与评价以及人性化的景园设计。

[第7课] 风景园林空间的解读

主题:与建筑相比较,风景园林空间没有完整、固定的“外表皮”,往往缺乏明确的界定。景园空间随着观赏者的路径而变化,即“步移景异”。景园空间的界面也是变化的、非连续的,生成的景园空间是“多孔的”,诚如柳宗元所言,风景空间不外“奥如、旷如”,空间的开合、明暗、对比等等,悉在其中。因此,空间是景园设计师关注的最基本问题,更多的时候是在研究景园空间的“内表皮”而非“外表皮”。 解读风景园林空间主要有四个主要方面,分别为:风景园林空间界面组成及特征、风景园林空间密度、风景园林空间尺度及风景园林空间的建构。

[第8课] 风景园林的设计思维与表达

主题:本讲围绕风景园林的设计思维与表达,将集中讨论三方面问题,分别为:景园设计思维过程与特征、景园设计的感性与理性思维、景园设计概念与策略。

[第9课]风景园林的场所意义

[第10课] 基于耦合法的当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策略

主题:通常人们喜用“因地制宜”来描述对环境认知与利用的智慧。以风景园林而言,所谓“设计”就是最大限度地整合场所的资源,以最少的人为干预实现预期设计目标,强调的是在设计中最大限度地利用环境资源和自然“力”。“耦合法”强调对场所的最小干预以及景观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前提下实现最优化的景观效果,同时也是一条实现减量化风景园林设计的有效途径。本讲围绕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策略,重点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分别为:耦合法与减量设计原理、基于耦合法的规划设计策略 、基于耦合法的多方案优选。

[第11课] 风景园林的价值回归

主题:从《道德经》《园冶》到康有为的《大同书》,从“太阳城”“田园城市”到道萨迪亚斯(C.A.Doxiadis)的人居环境学,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理想生活与住所的积极探索与追求。风景园林学的百余年历史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其发展模式和目标将随社会价值观的转变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正确的观念来自对历史和现实的全面了解,来自对未来发展变化趋势的理性判断。风景园林学科的自身审视与价值回归,是建立在对未来社会、经济以及技术可能性基础上的,它不是不可企及的理想乌托邦,而是可预见的未来人类聚居模式,是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把人类文明引向可能的最佳状态。

东南大学公开课:风景园林学前沿

学校: 东南大学

讲师: 成玉宁、李哲

集数: 11

授课语言: 中文

类型: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环境 艺术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课程简介: 本课程结合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特点立足于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前沿,讲述了风景园林学的创新与发展、学科范畴、教育理念、设计思维以及价值回归等内容,以期进一步廓清风景园林学的当代学科领域范畴及其价值,规范风景园林学科的办学体系与内容,为风景园林学科专业评估等工作建构理论基础,同时也能引导师生了解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创新过程、学科范畴与特点、学科发展思想与设计方法、当前的学科热点以及未来本学科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