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以意统言的丰厚美

主题:言不尽意,是汉民族历史文化的主导观念;然而数千年来的文献典籍、文学作品却荦荦大观、丰富厚重。之所以如此,就在于主要采用了“以意统言”的方法成功地化解了难题。具体的方法步骤是:讷言敏行、言简意丰、表达为上和追求审美;特点是:轻形态而功能,弱语法而重修辞。

[第2课] 整体辩证的和谐美

主题:在汉语的表达里边或者说思维形态里边,往往是整体的全方位的认知方式。这突出地表现于三个方面:大处着眼、把握两端、辩证和谐。这主要体现于孔子“中庸”之道的思想方法论上形成认识处理问题的科学态度当然,也有把握不好而走致极端的。

[第3课] 角色多样的情感美

主题:中国传统文化对语言的关注应该是社会语言学性的,本质上属于主体语言学,广义语言学,表达语言学。《论语》所载孔子言行,很好地体现了这样三个方面的特点:历史担当精神与放达率真性格的统一;语言理论思考与观察认识实践的统一;有声文字语言与肢体形象语言的统一。

[第4课] 依境明义的准确美

主题:本讲主要讲授“言不尽意”。将“境”看作一个大系统,可以分解为“人文背景”、“物理条件”、“语言环境”三个层次。每个人从出生开始,便置身于一种既定的社会文化秩序之中,对话语都需要参照已有的知识积累、时地因素进行解读。从应用的情况看,也确实有着准确美的效果。

[第5课]节律分明的音乐美

[第6课] 立象尽意的志趣美

主题:汉语的表达最讲究形象生动,即所谓“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汉字是表意文字。传统文化中没有语言崇拜却有文字崇拜,其现象就非常值得人们讨论。词汇上面多为隐喻,句法是临摹性的,而在手法上也最喜爱形象鲜明的表达方式。

[第7课] 含蓄委婉的格调美

主题:汉民族传统文化积淀深厚,语言上的审美情趣往往趋向于含蓄婉转、机巧灵活。它以中庸思想方法作为根基,并在先秦时期的各种社会事务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这种表达方式在相当程度上合乎语用学中基本原理:“用最间接的方式表达的话语是最讲究礼貌的”,同时还体现着语言的智慧。

[第8课] 知常达变的灵动美

主题:静与动、常与变等,都是关乎世界观、方法论建构的对立统一物,如何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无为无不为,以静制动,知常达变,这种观念在汉民族思想文化的历史中逐渐变得明晰,并在实践应用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以现代汉语文章的题目为例,标记性、语体性和话题性即为常态属性;而鲜明性与多样性则又显示着言语主体思想和艺术的才智。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思想方法在今天人们对它熟悉程度和运用情况还不够均衡。

河南师范大学公开课:汉语哲思与表达艺术

学校: 河南师范大学

讲师: 崔应贤

集数: 8

授课语言: 中文

类型: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文学

课程简介: 该课程参照汉语大量实际运用中的嘉言懿行,从而概括梳理出能够突出反映汉语特点并发挥其表现魅力的八个方面:“重意立诚”、“整体辩证”、“角色多样”、“依境显义”、“节律分明”、“立象尽意”、“含蓄委婉”、“知常达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