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以仁释礼”的孔子

主题: 孔子为了恢复周礼,为“礼”寻找到一种内在的情感依据,即“以仁释礼”。所谓“以仁释礼”,就是利用“亚细亚的古代”未被彻底斩断的人与人之间的血缘纽带和亲伦关系,在情感上论证“礼”的合理性。从内心体验上讲,孔子的“仁学”克服了先民在异化中的孤独感和幻灭感。在外在行为上,孔子的“仁学”显然有利于从伦理的角度来维护统治阶级的现存秩序。

[第2课] 主张“性善”的孟子与坚持“性恶”的荀子

主题: 孟子“性善论”抓住了孔子思想的核心所在,进一步在亲伦的血缘情感背后找到更为深刻的人性依据。其主张更多的是将注意力放在个体心性的修养上,而对于安邦定国的群体实践,则缺乏系统的、可操作的指导意义。荀子“性恶论”使孔子关于“礼”的学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进而在这种社会的等级关系之中找到更为深刻的人性依据。其主张更多的是将注意力放在社会关系的整合上,而对于个体心性的修养却缺乏执着的、形而上的追求。

[第3课] “以道释德”的老子

主题:"  在理论上,老子主张以“道”释“德”;在实践上,老子主张回归自然。所谓以“道”释“德”,就是将人的品德归结为以朴素自然为基础的“无为”。从内心体验上讲,老子的“道学”在心理上修复了早期人类与自然浑然一体、未经分化的整体感。在外在行为上,老子用人与自然之间更为质朴的情感来取代“周礼”中人与人之间已被异化了的情感。因此,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儒道互补才成为可能。“道法自然”也包含着深刻的两面性。一方面,他主张消极无为,顺应自然;与此同时,在老子超然物外、异世高蹈的言辞背后,有其冷酷无情、善谋权术的另一面。   老子的学说中也暗含着“内圣”与“外王”两个层面:从自然之道出发,顺应自然规律并用以修身的部分,即老子的“内圣”之学;从自然之道出发,利用自然规律并用以治人的部分,即老子的“外王”之术。前者追求一种“无为”的境界,后者追求一种“无不为”的后果。老子学说的矛盾双方也分别在庄子和孙子那里得到了发展和深化。"

[第4课]追求“至德”的庄子与利用“诡道”的孙子

[第5课] 倡导“兼爱”的墨子

主题: 在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孔子讲“仁爱”,即建立在亲子血缘基础之上的亲情之爱,其表现形态为爱而有别、爱有差等;墨子讲“兼爱”,即一种超越血缘关系之上的人类之爱,其表现形态为爱而有兼、爱无差等。从人格理想的要求看,孟子虽然在表面上痛斥墨子以维护儒学,而他的“性善”理论却恰恰处在由孔子的“仁学”向墨子的“兼爱”相过渡的逻辑中介上。从政治制度的角度讲,孔子的“仁爱”维护了周代以血缘、家族为基础的等级制度,因而在政治行为上,他反对“僭越”、主张“正名”,要求严格划定“君子”和“小人”、“上智”与“下愚”的界限。他而墨子的“兼爱”则正是要消除这种嫡庶亲疏观念、礼乐等级制度,因而代表了新兴的社会政治意识。从“仁爱”与“尊尊”出发,孔子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主张上下有等、君臣有别;从“兼爱”与“尚贤”出发,墨子则强调“上同而不下比”(《墨子·尚同》),主张上下同心、君臣一志。与上述伦理、政治思想相关,儒、墨两家在社会理想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内在联系。

[第6课] 相信“法律”的韩非子

主题:韩非子在坚持“性恶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荀子“贵贱有等”的礼,改造为“法不阿贵”的法。韩非子还进一步将老子哲学的辩证法引入了更为广泛的社会政治生活,揭示了人性中自私、阴暗的一面。作为联系儒、道两家的中介环节,韩非子不仅把荀子的“性恶论”和孙子的军事谋略糅合为法、术、势三位一体的哲学,也在二人的影响下彻底贯彻了唯物论和无神论的思想。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将儒、墨、道、法四家,以及孔、孟、墨、庄、老、孙、韩、荀八子看成是一个共时状态的网络系统。以图示之:以图表方向而论,从功能上讲,(1) 越往上,精神追求的成分越多,物质利益的成分越少;宗教神秘主义的内容越多,政治现实主义的内容越少。(2)越往下,“外王”的成分越多,“内圣”的成分越少;可操作的内容越多,可信仰的内容越少。(3) 越往左,社会的成分越多,自然的成分越少;群体结构的内容越多,个体自由的内容越少。(4)越往右,自然主义的成分越多,伦理主义的成分越少;“出世”的内容越多,“入世”的内容越少。

山东大学公开课:轴心时代的中国思想家

学校: 山东大学

讲师: 陈炎

集数: 6

授课语言: 中文

类型: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文学

课程简介: 先秦儒、墨、道、法、兵诸家存在内在逻辑上的联系。陈炎教授从系统论和结构主义原则入手,将其置于共时框架中,通过解读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孙子、墨子、韩非子,揭示五大学派构成的整体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通过这一个共时性网络系统,阐发了各学派、代表人物在物质与精神、“内圣”与“外王”、社会与自然、个体与社会、自然与伦理、出世与入世等方面的异同,以此区分了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之思维方式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