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以仁释礼”的孔子
主题: 孔子为了恢复周礼,为“礼”寻找到一种内在的情感依据,即“以仁释礼”。所谓“以仁释礼”,就是利用“亚细亚的古代”未被彻底斩断的人与人之间的血缘纽带和亲伦关系,在情感上论证“礼”的合理性。从内心体验上讲,孔子的“仁学”克服了先民在异化中的孤独感和幻灭感。在外在行为上,孔子的“仁学”显然有利于从伦理的角度来维护统治阶级的现存秩序。
[第2课]
主张“性善”的孟子与坚持“性恶”的荀子
主题: 孟子“性善论”抓住了孔子思想的核心所在,进一步在亲伦的血缘情感背后找到更为深刻的人性依据。其主张更多的是将注意力放在个体心性的修养上,而对于安邦定国的群体实践,则缺乏系统的、可操作的指导意义。荀子“性恶论”使孔子关于“礼”的学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进而在这种社会的等级关系之中找到更为深刻的人性依据。其主张更多的是将注意力放在社会关系的整合上,而对于个体心性的修养却缺乏执着的、形而上的追求。
[第3课]
“以道释德”的老子
主题:" 在理论上,老子主张以“道”释“德”;在实践上,老子主张回归自然。所谓以“道”释“德”,就是将人的品德归结为以朴素自然为基础的“无为”。从内心体验上讲,老子的“道学”在心理上修复了早期人类与自然浑然一体、未经分化的整体感。在外在行为上,老子用人与自然之间更为质朴的情感来取代“周礼”中人与人之间已被异化了的情感。因此,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儒道互补才成为可能。“道法自然”也包含着深刻的两面性。一方面,他主张消极无为,顺应自然;与此同时,在老子超然物外、异世高蹈的言辞背后,有其冷酷无情、善谋权术的另一面。
老子的学说中也暗含着“内圣”与“外王”两个层面:从自然之道出发,顺应自然规律并用以修身的部分,即老子的“内圣”之学;从自然之道出发,利用自然规律并用以治人的部分,即老子的“外王”之术。前者追求一种“无为”的境界,后者追求一种“无不为”的后果。老子学说的矛盾双方也分别在庄子和孙子那里得到了发展和深化。"
[第4课]
追求“至德”的庄子与利用“诡道”的孙子
主题: 庄子从老子的“道学”中发现了人与物在“物性”层面上的沟通。以这种“齐物论”的思想为基础,庄子进一步提出了齐是非、齐贵贱、齐生死的世界观。在这种世界观的基础上,庄子的人生境界——“逍遥游”成为可能。“逍遥游”是一种精神的自由。为了获得这种精神的自由,他将老子的“静观”、“玄览”发展为自己的“心斋”、“坐忘”,从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中引申出一种体验生命的境界来。
孙子对“道”的重视与发挥主要在方法论方面。这使得孙子能够冷静、客观地对待战争中复杂多变的矛盾关系,从而趋利避害,赢得战争的胜利。孙子从“术”的军事谋略出发,进一步利用了老子之“道”的辩证法因素。
老子的思想经庄、孙两家也实现了“内圣”(游)、“外王”(术)的对峙,客观上在不自觉地向着墨、法两家分别靠拢,以寻求更大的网络联系。"
[第5课]
倡导“兼爱”的墨子
主题: 在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孔子讲“仁爱”,即建立在亲子血缘基础之上的亲情之爱,其表现形态为爱而有别、爱有差等;墨子讲“兼爱”,即一种超越血缘关系之上的人类之爱,其表现形态为爱而有兼、爱无差等。从人格理想的要求看,孟子虽然在表面上痛斥墨子以维护儒学,而他的“性善”理论却恰恰处在由孔子的“仁学”向墨子的“兼爱”相过渡的逻辑中介上。从政治制度的角度讲,孔子的“仁爱”维护了周代以血缘、家族为基础的等级制度,因而在政治行为上,他反对“僭越”、主张“正名”,要求严格划定“君子”和“小人”、“上智”与“下愚”的界限。他而墨子的“兼爱”则正是要消除这种嫡庶亲疏观念、礼乐等级制度,因而代表了新兴的社会政治意识。从“仁爱”与“尊尊”出发,孔子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主张上下有等、君臣有别;从“兼爱”与“尚贤”出发,墨子则强调“上同而不下比”(《墨子·尚同》),主张上下同心、君臣一志。与上述伦理、政治思想相关,儒、墨两家在社会理想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