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诗寓教于乐

主题: 首先,以诗神阿波罗追求仙女达芙妮的希腊神话开篇,说明诗歌阅读是一种审美追求、一种精神力量、一种人文关怀。诗歌以人类最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讲述具有普遍意义的生命故事,因此诗歌能够寓教于乐;其次,结合对布朗宁《夜间约会》(“Meeting at Night”)一诗的分析鉴赏,讲解诗歌语言、意象、格律、声音、主题等诗歌基本元素,阐述英语诗歌形式与内容相互契合的艺术特点与魅力;第三,介绍本课程的目的、要求、任务以及每一讲所讨论的重点诗人及其诗歌名篇;第四,强调文学经典名篇阅读的价值与意义。

[第2课]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8首

主题: 首先,德莱顿认为莎士比亚是“戏剧诗歌之父”;爱默生认为莎士比亚之所以成为诗人是因为他“有一颗与他的时代和国家同声相应的心”;因此,阅读莎士比亚不仅能够让我们了解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艺术、人文思想,而且能够加深我们对生命的理解和热爱;其次,介绍莎士比亚生平以及主要作品;第三,仔细讲解英国十四行诗与意大利体十四行诗的韵式及其逻辑与情感结构特征;最后,详细分析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18首,揭示莎士比亚体十四行诗在表现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主题思想之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形式与内容相互契合的艺术魅力。

[第3课] 弥尔顿与其十四行诗第19首

主题: 首先,介绍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1608-1674)及其史诗《失乐园》(Paradise Lost)的艺术成就,结合主讲教师示范性诵读《失乐园》开篇16行,说明传统史诗开篇向诗神呼吁灵感、点明主题等特点以及弥尔顿气势恢弘的语言风格;其次,介绍弥尔顿的生平,力求图文并貌,形象生动;第三,在复习意大利体十四行诗韵式及其逻辑结构的基础上,讨论弥尔顿十四行诗的特点与创新之处;第四,结合弥尔顿十四行诗第19首的文本释读,挖掘弥尔顿运用圣经典故和驾御不同诗歌形式的非凡笔力,揭示弥尔顿对十四行诗传统形式的艺术创新及其圣经主题。

[第4课]邓恩《离别辞:节哀》

[第5课] 华兹华斯《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

主题:首先,介绍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及其与柯尔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 1772-1834)共同创作的《抒情歌谣集》(Lyrical Ballads, 1798);其次,讨论华兹华斯著名的浪漫主义诗歌定义:“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它起源于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第三,结合华兹华斯《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的文本释读,特别是对最后一节诗歌的解读,来讲解华兹华斯的诗歌定义,特别是讲清楚华氏诗歌定义并非前后矛盾,而是浪漫主义诗歌创作所强调的产生诗歌强烈情感的主观自发过程:“诗人沉思这种情感直到一种反应使平静逐渐消逝,就有一种与诗人所沉思的情感相似的情感逐渐发生,确实存在于诗人的心中。”

[第6课] 济慈《初读恰普曼译荷马史诗》

主题:首先,介绍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John Keats, 1795-1821)生平,重点讲述诗人济慈短暂的一生充满悲剧性的人生观;其次,简要说明济慈提出“反面感受力”(negetive capability)诗学理论及其产生这一理论的生活和时代背景;第三,结合济慈《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等诗篇的介绍,总结济慈诗的优美、高雅、纯真、自然的特征及其对“美即是真,真既是美”的崇高艺术追求;最后,细读济慈的十四行诗《初读恰普曼译荷马史诗》,揭示诗人十四行诗创作的非凡笔力。

[第7课] 惠特曼《我歌唱一个人的自我》

主题:首先,以主讲人朗诵惠特曼《我自己的歌》(“Song of Myself”)第2节片段与爱默生《论自然》开篇呼唤真正的美国诗人片段开头,介绍美国现代诗歌之父惠特曼(Walt Whitman,1819-1892)及其《草叶集》。其次,结合《我自己的歌》(“Song of Myself”)的文本解读,了解惠特曼民主思想和诗歌创作主张,讨论“沃尔特·惠特曼,一个宇宙,曼哈顿的儿子”一行诗的深刻内涵;了解惠特曼远大的诗歌创作抱负,他不仅要“赞美我自己”、“一个美国人”、“曼哈顿的儿子”,而且要歌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宇宙”;第三,证明惠特曼笔下的“自我”不仅是诗人个人的、单纯的、脱离的、抒情的自我,同时也是民族的、国家的、全体的、史诗般的自我,揭示惠特曼的民主思想以及《草叶集》创作中抒情性与史诗性兼容并蓄的艺术特点。

[第8课] 狄金森《我是无名之辈》

主题:介绍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的神秘人生及其玄学派诗歌风格、清教文化传统和超验主义哲学背景;结合狄金森诗歌文本释读,讨论她诗歌创作中有悖传统的句法、标点和韵律等表现形式,揭示她的女性主义倾向和现代主义色彩,挖掘她关于自然、爱情和死亡主题的深刻内涵;与此同时,通过比较惠特曼与狄金森的诗歌文本,揭示这两位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诗人在共同的超验主义哲学基础上却追求着截然不同的诗歌创作风格与理想。

[第9课] 罗伯特·弗罗斯特:“一条行人较少的路”

主题:介绍20世纪美国的“非官方桂冠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1874-1963)。弗罗斯特认为“一首诗以喜悦开篇,以智慧作结。”虽然他的诗常常从观察和描写一个客观物体、一个自然景色、或者一件生活小事开始,但最终都是以诗人对这个客观物体、自然景色、或者这件生活小事给人们所带来的智性启迪结尾。在超验主义的语境中,自然万物不仅是一个个物体,而且表现为一个个存在。大自然是人类灵魂的造物,属于普遍精神的一部分。它与人一样,也有其精神力量。结合弗罗斯特《牧场》、《雪夜林边逗留》、《一条未走的路》等诗歌文本分析,揭示弗罗斯特诗歌创作简单深邃的艺术特征。

北京联合大学公开课:英美诗歌名篇选读

学校: 北京联合大学

讲师: 黄宗英

集数: 9

授课语言: 英文

类型: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文学

课程简介: 细读英诗名篇,了解诗歌要素,挖掘文学主题;分析诗话形式,揭示诗史脉络,催生诗化审美;体验英诗魅力,增强外语意识,培养文学兴趣;拓展文化视野,陶冶诗化情操,提高人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