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课程导论

主题:本讲围绕国内外民族文化数字化传承和保护的实践领域,为数字化技术如何运用于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进行讲解。主要包括数字化记录方法、数字化勘测技术、数字复原技术、虚拟文化遗产技术、数字再现技术和数字集成技术六个方面。结合民族文化的特点,对本课程各个章节进行概述。

[第2课] 唐卡的数字图像修复

[第3课] 民间故事的数字化传承

主题:本讲主要从民间故事的角度出发,讲授怎样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民间故事的传承。文化语境是由社会制度、风俗民情与生活环境共同构成的一个特定话语空间。从文化语境的角度对民间文学的数字化进行讲授,以民间故事的口头讲述形式和口头演唱两个方面为主。以民间故事的数字化传承为基础,也是对传承信息的完整而合理的认知与采集,更是本节课的主要课程内容。

[第4课] 民族语口传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实验语音技术

主题:本讲主要通过对实验语音学方法简单介绍,结合口传文化的语音及发声特点,从如何保护和传承口传文化的角度出发,对口传文化的特殊发音方式进行生理学的研究等,最终达到研究、保护和传承的目的。如何有效地对我国民族文化进行抢救和保护是我们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实验语音学的研究技术和方法主要通过采集声学和生理信号,对发音过程中的信号进行采集,按照需要提取相关的声学和生理参数,根据参数进行分析研究。

[第5课] 民族音乐的数字化展示

主题:本讲以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基于WEBGIS系统甘肃少数民族音乐数字化展示平台的研究与开发”为案例,分析了甘肃省民间音乐的数字化保护形式和存在的问题,从WEBGIS的技术条件出发,展示了民间音乐数字化编码方式、技术框架、内容框架、导航系统等的设计思路和技术实现路径,将民间音乐地标属性化、展示系统化、传承人属性定位。

[第6课] 民间故事的游戏化设计

主题:本讲根据《采树种》的故事特点,进行相应的前台设计。展示相关藏汉教学游戏的设计过程。包括不同游戏的类型介绍和不同游戏的操作方法,人物造型、场景造型、界面设计、游戏结构以及背景音乐等等都要紧扣民间故事的民族特点,即藏族的民族特点。当完成了前台设计,生成FLA文件之后,就开始进行后台程序的设计。重点是针对不懂编程代码语言的同学,如何进行游戏后台的设计制作,通过形象的比喻方式和FLASH中的程序编辑助手,让广大不懂编程的同学可以很直接的理解程序的逻辑和掌握程序的编辑,让游戏的制作成为并不复杂的过程,并最终完成《采树种》这个游戏并进行展示。让同学们在了解不同民族的民间故事的同时,学习游戏的制作过程,并由此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

[第7课] 藏区旅游展厅数字化设计

主题:本讲主要讲授藏区旅游展厅数字化设计,分别从藏区旅游特色、数字化设计、3ds max平台介绍、平台与思路的结合运用、总论五个部分展开分析。围绕主题从实际设计案例出发,结合数字化设计的特点与优势,阐述藏区旅游数字化设计对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并通过视频演示详细分析了3ds max平台的工作原理和流程中应该如何进行设置和实际制作中注意的相关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设计思路图示,进行平台和设计思路的有机结合知识的讲授,阐述了形成设计思路的原理和具体的运用方法。最后结合上述内容进行课程总论,数字化设计不仅在藏区旅游展厅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为藏区文化传承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同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数字化设计的意义和价值。

[第8课] 民族文化元素的数字化创作

主题:本讲以文化元素的提取应用为出发点,通过摄影、摄像图形处理、矢量绘制等各种数字化信息手段对藏族、苗族和汉族的民族文化元素进行各种提取、设计和应用。在整体课题难度把握上以面向群体大学生为受众群体,课题较为容易理解,进行基本设计工具使用技能、软件基本操作技巧的讲解,从而实现学生对简单的平面图形设计,矢量图形设计、纪录片和DV短片的拍摄过程的理论性理解,并最终想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举一反三,能够利用更多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民族文化元素的数字化创作。

西北民族大学公开课:民族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与创作

学校: 西北民族大学

讲师: 沙景荣

集数: 8

授课语言: 中文

类型: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课程简介: 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不是蹲守和困笼,而是开放与展现。借助现代数字化技术平台和手段,对民族文化进行必要修复、储存、重构、展示和再创作开发,创建新思路、新方法,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视点。本课程是通过数字技术手段在民族文化保护中的实践运用,训练和提高大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解决传统文化问题的实践能力,引领和重塑现代人的文化自觉意识和传统文化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