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微博的品类与价值
主题:本讲讲述微博的不同品种、类别,紧扣其新媒体传播优势,深入、辩证阐释它作为社会“微动力”的复杂表现和影响。微博的出现,开创了网络传播全媒体时代,即它以文字、图片、声像、视频等不同形式形成网络传播新机制:在“点对面”的即时传播中迅速形成围观与互动,因围观与互动产生信息影响的“核裂变”,从而实现“微动力”的强大社会效果。不只是在表现形式上,微博用户的构成也由此体现其“自媒体”的多样性:成为个人、组织、企业的不同传播载体;形成政务、公益、销售等不同需求的文本;其传播应用无处不在。而由此,微博深刻体现出“微动力”积极与消极社会影响的复杂性。因此,“博识”微博,是全方位的,辩证的。
[第3课]
微博如何由“微”而“威”
主题:本讲讲述作为网络文本,微博的“微写”是对传统新闻文体写作的超越,即从传统的“内容为王”走向“知微见著”,态度鲜明,体现出“微写”与立意、构思密不可分的内在一致。 与传统新闻文本的长篇大论相比,微博以140字为限的写作,是“微写”。因此,微博的效果更在于内容、观点的选择与表达上,这就是知微见著。作为网络文本,微博的微写,让受众特别关注的是:吸引眼球的标题、具体的事件和引起共鸣的情感、观点。在积极的立意和巧妙的构思下,“微写”因其容量的微,才更激发了受众对信息内容的强烈关切,提升微博的传播力、影响力,微博因而成为新闻现场、问政舞台、反腐工具的利器,产生“威力”,微博由此实现由“微”而“威”。
[第4课]
微博写作“七法”
主题:本讲讲述微博“微写”的7种方法。这7种方法基于微博突破传统新闻文体的革命性变化。微博从信息传播平台的Twitter和网络日志衍变而来,因其交流与传播目的,突破了单纯的记叙文本范式,具有了新闻传播价值与影响的自媒体功能。它突破文本的另一含义,是微博写作的不同形式混搭:文字、图片、声像、视频等或单纯成文本或组合成体裁,既有图有真相,又互动形成聚集效应。“微写”的7种方法,是在此基础上的总结与探索,既是具体的写作技巧,也是微博的新闻体裁表现特色,包括导语式、评论式、公告式、广告式、长微博、文学体、仿写体等7种。与一般的写作方法总结不同,微博“突破文本”具有突破传统新闻文体的革命性意义,因此这“微写7法”,是“秀”好微博的具体要领与重要技能。
[第5课]
微博的制作与“秀”
主题:本讲讲述微博“微写”的整体含意与方法应用,突出其“写”的特殊延伸意义:即微博超越单纯写作的制作与“秀”,3个原则、2个技巧形成“秀”微博的谨慎技法。微博的传播,被形象地称之为“秀”微博。一条微博的传播,是结合了微写、制作与发布的全过程。“微写”与制作密不可分,或者说“制作”包含在微博的“微写”完成中。微博制作的“3个原则”是:使微博综合文字、图片、声像成为“全媒体”,及时迅速“抓主动”,立意体现“好策划”。微博发布的“2个技巧”是:早上与中午发布最受人们关注。由于微博文体突破了传统文本含义,微博的“微写”因此超越了单纯的文本写作。这既是进一步“博识”微博,也表明了微博“微写”的完整内容,以“博识”凝成“微写”,是超越微博写作的意义所在,发挥微博正能量的要求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