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

主题: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是中国传统音乐实践的理论总结,也是中国传统音乐实践的指导思想,还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态和风格的根本原因。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从音乐的存在方式、音乐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音乐的审美价值和方式、音乐的社会功能等四个方面构建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

[第2课] 美妙委婉的民歌(上)

主题:民歌是指在社会上口头流传的、在较长的历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民间歌曲,是劳动群众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过不断的口头传唱发展起来的,用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意志愿望的音乐文化现象。大部分中国民歌都产生于自然经济的农业社会,其中许多民歌直接伴随着当时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国民歌一般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类,号子是民歌的一个主要体裁。在集体协作性的劳动中,为了统一节奏,劳动者常常发出吆喝或呼号。这些吆喝、呼号声逐渐美化后,发展为歌曲形式,体现出了劳动者的智慧和力量,也表现出劳动者的乐观精神和大无畏的气概。劳动号子一般分为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船渔号子等几类。

[第3课] 美妙委婉的民歌(中)

主题:山歌是人们在山野劳作时的即兴歌唱,一般采用独唱或者对唱的方式。山歌的曲调高亢嘹亮,节奏舒展自由,常用上扬的自由延长音。山歌的形态和风格与当地的人文地理关系十分紧密。山歌可分为一般山歌、田秧山歌、放牧山歌三类。一般山歌主要包括信天游、花儿、江浙山歌、西南山歌、客家山歌和少数民族山歌等等。田秧山歌主要流传在南方水稻种植区,种类较多,篇幅比较长、大,曲体结构复杂,节奏比较自由,有时候还可以演唱长篇故事。放牧山歌一般是放牧人在山野、草原放牧时的自由歌唱,多有乐观的情调或悠扬自由的声腔。

[第4课] 美妙委婉的民歌(下)

主题:小调是在日常休闲生活、娱乐集庆活动中歌唱的具有一定表演性的民歌。一般指流行于城镇集市的民间小曲。小调因地域不同而出现不同的风格。华北小调数量大、品种多,音乐结构严谨完整,曲调优美,节奏规整,表现手法丰富多样,演唱时常用乐器伴奏。东北小调粗犷泼辣、活泼风趣,开朗朴实、音调流畅、节奏活跃,歌词口语化,有浓烈的乡土气息。西北小调的表现力丰富,可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表现不同的情感内容。华东小调的风格较为多样,其中山东小调旋律舒展,感情奔放,江淮小调的旋律流畅连贯、亲切热情,江南小调旋律曲折委婉、含蓄抒情。西南小调的整体风格热情奔放、活泼俏皮、节奏明快、结构规整,有些小调还采取边歌边舞的方式演唱。中南小调的旋律装饰性很强,调式变化也比较大,表现的情感细腻复杂、委婉柔情。

[第5课]载歌载舞的戏曲(上)

[第6课] 载歌载舞的戏曲(下)

主题:中国的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的方言差异较大,大约在明清之际,在全国性大戏昆剧的影响下,360多种地方戏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一般来说,以秦腔为代表的北方地方戏豪爽粗犷、活泼奔放,剧目以金戈铁马类题材的武打戏居多;以越剧为代表的南方地方戏则柔和委婉、轻松幽默,剧目以儿女情长类题材的歌舞戏为多,从而形成了中国戏曲艺术南北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共生共荣、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

[第7课] 如诉如歌的器乐(上)

主题:中华民族是最早使用乐器的民族之一,乐器种类繁多、乐器音色丰富、器乐作品浩如烟海。1986年考古学家们在河南省舞阳县的贾湖村发掘出土骨笛经测定至今已有八九千年了。先秦以前出现的乐器多达136种,出现依据制作乐器的物质材料为标准的“八音”分类方法。明清之际,拉弦类乐器普遍使用以后,逐渐兴起了根据乐器的发声方式为标准的“吹、拉、弹、打”乐器分类法。中国民族器乐的演奏方式很多,总体来看有一件乐器的独奏和两件以上乐器同时演奏的合奏。独奏应该是较早出现的演奏形式。 用做独奏的乐器主要有:琴、筑、缶、古筝、琵琶、管子、笛子、笙、唢呐、胡琴等。

[第8课] 如诉如歌的器乐(下)——气势如虹、委婉抒情的合奏

主题:中国民族器乐的合奏不仅历史久远,而且规模庞大。1978年湖北随州出土的战国时期曾侯乙墓编钟乐队就多达126件乐器,至少需要160人演奏。著名的成语 “滥竽充数”就是关于器乐独奏和合奏的故事。从“滥竽充数”这个成语中可以得知,数百人的合奏在战国时期已经是司空见惯了。数百种中国民族乐器只有少数可以用来独奏,更多的乐器都是作为合奏时使用的。现在经常可以见到的器乐合奏形式主要有金石乐、丝竹乐、鼓吹乐、弦索乐等四类。

杭州师范大学公开课:中国传统音乐揽胜

学校: 杭州师范大学

讲师: 田耀农

集数: 8

授课语言: 中文

类型: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艺术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课程简介: 本课程以中国传统音乐独特的音乐美学思想、别具一格的表演方式和千姿百态的音乐作品为教学内容,通过理论知识的讲授和对具体作品的鉴赏,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精髓,知道中国传统音乐特有的文化价值,学会理解和鉴赏中国传统音乐作品的方法,掌握中国传统音乐代表性作品的背景知识和艺术特点,培养学生学习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和保护、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使学生形成健康、全面的文化知识结构体系,形成具有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特长的个人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