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文化类型与中国文明的形态

主题:任何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当中。要理解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首先就要了解中国人所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本讲通过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这两大世界主要文明形态特征的比较,分析了中国社会经历了两千多年的传统农业文明对传统中国人心理和行为的塑造,剖析了工业文明的到来对当代中国人心理和行为的冲击以及中国人在现代文明进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第2课] 认识中国人的几种途径

主题:理解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涉及如何认识中国人的问题。本讲梳理了认识中国人的四种途径,即人文取向、国学取向、西方社会科学取向和本土化取向。通过总结和反思以上四种途径面临的困难,提出了“扎根中国历史、社会与文化,寻求新的视角和立场”,并从问题意识、脉络观和文化类型比较等方法论层面初步分析了认识和研究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的新的视角。

[第3课] 中国传统社会的构成要素(上)

主题:运用脉络观认识中国人的一个基本问题是,中国人所产生的心理与行为的特征,如何与中国社会自身之间保持着各种千丝万缕的联系。本讲对中国社会自身的特征即中国传统社会的构成要素进行解读,着重分析中国传统社会的前三个构成要素,即天地人的关系、小农经济和家乡共同体。

[第4课] 中国传统社会的构成要素(下)

主题:本讲介绍了构成中国传统社会的最后两个要素:官僚体制和儒家思想。科举制度的建立提供了中国变民为官的机会及其通道。这直接导致了中国人对读书和生子的重视。而儒家有关五伦以及修家齐国的思想,则是在官僚体制和家庭内部建立起了稳定秩序。这套秩序以不平等关系建立、树立为主要特征,从而凸显了权威的重要性,进而深刻而长久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

[第5课] 中国人心理与行为的文化脉络

主题:借助脉络观的视角而不是元素论的思想,能够更好地研究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本讲通过透视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社会中天地人的架构来分析中国人行动的文化脉络,既能帮助我们准确把握中国人心理与行为的来龙去脉,也有助于预见中国人心理和行为的未来走向。

[第6课] 中西社会关系格局的比较

主题: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用于比较中西不同社会关系的两个经典概念。团体格局代表了西方的社会关系结构,具有个体性的特点,个体的行为靠组织中的契约来约束。而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使得中国人在社会交往中更看重关系的亲疏远近,关系的亲疏远近却有很大的模糊性和伸缩性,这使得中国人很难区分出公和私的明确界限,从而出现公私不分、假公济私、自我中心和没有组织性的特征,这也是人情、面子和关系仍然能够在当今中国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

[第7课] 关系的四种向度与比较

主题: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差序格局,决定了中国人的人际交往模式在时空特征上表现出了长久性和无选择性之固定型关系。关系的长久性造成了中国人做人原则的长时效性,如“来日方长”“日久见人心”等;而交往的无选择性使得空间上的交往对象具有封闭性,进而使交往中的理性受到限制,感情因素获得增长。由此,礼尚往来和“人情”成为中国人建立人际关系的重要策略。中国人人际交往在时空维度上看似矛盾,其实开放性和封闭性的有机结合,恰恰是中国人关系的发生、发展、持续、包容、转换、排斥、结盟等的动力所在。

[第8课] 中国人的关系运作

主题:“关系”是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关系运作是中国人在现实生活中重要的行为策略。中国人的关系运作具有捆绑性、不对称性和空间上的同一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人情”成为中国人关系运作的最重要内容,它既包括感情程度最深的恩情,也包括更具工具性的人情投资,还包括普遍意义上的礼尚往来。在中国人看来,维持关系比利益最大化更重要,要维护长久的关系,“欠”往往是一种有效的策略。而与“欠”相对应,中国人的“报”的观念并非西方社会中的一般性互惠,而是具有更复杂的意蕴。

[第9课] 中国人的脸面观

主题:脸面是在中国社会文化中产生的,并对中国人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带来持久规范和重大影响,它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了中国人的思维与行动路线。本讲通过对脸面已有研究取向的梳理,对脸面现象进行了新的思考,在区分脸和面子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脸面观的连续体模式和脸面四分图模式,并认为,中国人脸面观中的内在紧张性,实质是儒家价值文化和中国现实文化之间的重大差距造成的。

[第10课]现代化:社会变迁中的中国人

南京大学公开课:如何理解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

学校: 南京大学

讲师: 翟学伟

集数: 10

授课语言: 中文

类型: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心理 社会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课程简介: 本课程的设置有八年时间,是中国高等学校最早开设的一门研究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课程,也可以说是中国有社会学系的学校中开设的唯一一门关于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专门性主题研究课程。本课程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视角介绍和讨论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和交往方式,重点是从本土研究的视角讲述中国人在其所处的中国社会与文化脉络中所形成的关系特征、运作方式及其对中国社会结构的影响。本课程内容涉及儒家思想、家族结构、人情面子及其心理特征和行为策略等,并力图通过跨文化的比较方法使学习者获得对中国人际关系的比较系统的认识。本课程与其他类似的课程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希望通过脉络观的视角来考察中国人的社会系统、关系运作与权力结构,以凸显中国人的行动路线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达到解读和认识中国人与中国社会之目的。以往研究中国人的视角,主要有儒家社会理论、人文学科和人类学研究,它们虽然各有自己的学术贡献,但也有明显的局限和缺陷。在批判性地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课程将提出一系列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命题,进而得出关于中国人行动的逻辑。